“三项”基层善治 打造幸福城区 ——寿阳县城区

   2024-10-22 来源:山西科技新闻网李富贵 通讯员:张文佳495
核心提示:“小马”提质增效,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幸福城区,实现城区基层治理现代化。

山西科技新闻网讯:(李富贵 通讯员:张文佳)寿阳县城区地处县城中心腹地,商圈集中、人口集聚。今年以来,城区党委把破解基层治理“小马拉大车”突出问题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,主动扛牢责任、细化措施,靶向发力破解“小马拉大车”问题落地见效。精准实施“三项”基层善治,“小马”提质增效,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幸福城区,实现城区基层治理现代化。

重塑基层善治体系,给小马“减负担”

在“党委+社区党支+小区支部”城市治理组织架构基础上,进一步探索符合城区实际的“吹哨报到”做法;在破解城区事业服务单位无管理执法权难题上,细分安全生产、平安建设、矛盾调解等5类哨件情形,横向联动市管、应急、住建、公安等部门,城区社区法定职责内无法办理事项“哨意”相关部门,会商研判服务居民事项,确保“哨效”显著。

今年以来,党委集中清理县级部门单位在社区组织的上墙机制21项,规范社区“3+2”标牌标识,精简证明39项,将不属于社区事务和职责的任务拦截在社区工作第一线,开展“居民意见我来办”行动,试行“承诺代办制”改革,居民意见首问必办,让“居民少跑腿”,提升群众对城区社区服务满意度。截至目前,通过联动部门快速响应、居民意见一触即办等形式,高效处置矛盾纠纷428条,办理居民“微心愿”743件。

建强基层善治队伍,给小马“添动力”

寿阳县城区创新实施党委对10个社区“周结月评季定”考核体系,让10个社区个个优秀成为常态;围绕提升政治理论素养,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,把《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》列为教育培训教材,开办2期“党的创新理论、基层实践能力夜校”,全覆盖提高社区工作人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实践能力;与县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招聘社区助理11名,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20名,与县禁毒大队16名禁毒社工开展服务联动,10名社区片警全部加入社区“两委”队伍,让社区治理“赛道”上马力更足。

为乘上迈入“小区党建”快车道,推进基层治理的不断精细化,69个小区党支部各取其才、各显本领,通过加强党的领导,引领居民自治,小区资源共享,驻地单位共建的“1个核心+3个基础”模式,破解小区治理难题。比如煤运小区党支部试行的“实体业委会”,破解了业主、物业两方“藩篱”;城西社区东片区党支部实施的“商圈党建综合”治理模式,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良机;滨河家园B区建立的“熟人善治”小区工作法,加快了“村改居”融入城市治理进程;依托“大党建”模式,10个社区党总支部完善“三清单”,全部在已有独立办公场所基础上,打造“1+N”的党群服务矩阵,选拔优秀小区支部书记、驻区单位负责人专/兼职进入社区两委,充实治理队伍,真正形成城区居业融合一体化治理的新亮点。

明晰基层善治路径,给小马“指方向”

“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”为让政策落地更加平稳,基层干部工作目标更加明确,城区党委在原有领导干部包联社区、社区干部包联小区的“单线程”包联模式基础上,将城区、社区两级干部、工作人员力量全部下沉一线包联106个小区、33个散片区,点对点开展为老党员送学上门、帮扶困难家庭等工作,让为民服务在小区治理一线中落实。

与此同时,创新基层社区治理体系的新视角,充分发挥“德治”在基层治理中以文化人、成风化俗的基础作用。今年以来,深入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活动、思想教育建设活动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430场次,直接受教育覆盖18972余人,切实给城区8万居民带来丰润的道德滋养,全面推动了城区文明新风尚。

当前,寿阳县城区破解“小马拉大车”突出问题正逐步让“大车超载”变“轻车简行”,切实让“车载”更轻,“马力”更足,方向更明。随着各项好办法、新模式的有效运行,卸下重担、减轻压力的城区社区基层干部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明显更足了,也必将多谋“好点子”,多想“巧办法”,努力编织城区城市治理新图景,凝心聚力打造城区幸福新生活。


 编辑:宋立功
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友情链接
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 | 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 |  山西省人民政府  | 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 |  新华网  |  人民网  |  科学导报  |  山西科技报
晋ICP备15002861号-5